作者简介

作者:鲁道夫•阿恩海姆,原籍德国,1946年定居美国。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,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,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,1976年获“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”。
译者:滕守尧,北京大学学士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北京大学兼职教授、南师大特聘教授。

内容简介

增量40% ,已翻译成14国文字,艺术设计、美学相关学科指定参考用书。


作者:鲁道夫•阿恩海姆,原籍德国,1946年定居美国。曾先后就任于纽约社会研究院和劳伦斯学院,1968年后担任哈佛大学艺术心理学教授,1974年退休后担任密西根大学艺术史系访问教授,1976年获“全美艺术教育协会突出贡献奖”。

译者:滕守尧,北京大学学士、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美学室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、北京大学兼职教授、南师大特聘教授。

下载地址

豆瓣评论

  • 潜心三倍速
    观点没有讲透,一个小篇就像读了一篇微信文章,有的内容似乎可以在一个小篇讲完,却偏偏拆卸成几个小篇。全书的章节安排看起来没有问题,但是章节里面的小篇安排不在逻辑上,很随便。这本书就像编汇的“散文”,而不是内核逻辑紧密的“美学参考书”。09-13
  • 温带植物
    ……书绝对是好书,但我怀疑译者完全没有艺术史基础,垃圾翻译,垃圾编辑,垃圾出版,各减一星。算了,还是给翻译加一星,辛苦辛苦。07-13
  • hyskoa99
    这本书诠释了格式塔艺术理论的基础,围绕着“简化”和“张力”两个核心原则,从多个角度论述物质给予意识的“知觉”影响,挖掘艺术“知觉力”的科学规律。其中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观点是,作者认为人们观看一件事物时的感受,并非仅仅是自身移情或文化象征,也受到物体本身样式(格式塔)的影响。比如人们看柳树会感到忧伤,是因为柳树下垂的姿态本身就存在着悲哀的知觉意向。这本书在艺术史上影响很大,但确实有些晦涩难读,需要极大耐心和兴趣才能够读完。12-25
  • 傻圆儿
    很难啃,但啃完很解饱,整本书不管作者从形状、形式、空间、光、色彩、运动及视觉力哪个方向去论述,最后都是要阐释一个核心道理:知觉经验是被知觉体直接传递给观赏者的,那些知觉特征是被知觉体的固有性质,而不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——人类的经验强加于其上的理性活动07-26
  • Phaeton
    是视觉的研究很有指导意义,原来平面设计的和谐性来源于平面中力的相互作品而产生的和谐。在作者看来,伟大的艺术作品,应该具有生动的张力。对我来说还是蛮有启发的,只是太晚读这本书了,有很多部分的内容,我已经在别的书籍中读过,或者自身已经思考过。12-09

猜你喜欢

大家都喜欢